生死自在

生死自在

 

:如何生死自在?

人們在談「生死自在」時,往往有不同的定義,

我們以四種可能的面向來探討:

 

第一種是指「肉體的」長生不老,

確實有些人在修行的過程中,試著讓身體長生不老。

 

第二種是指超越「生死輪迴」,

在業障或學習上,靈魂不需再投生到物質界,

因為不用投胎,也就不用管肉體的生死了。

 

第三種是指可以「自主生死」,

例如:《大師在喜馬拉雅山》書中的故事,

有一些修行好的人,可以自己決定什麼時候要走,

他們可以讓自己的靈魂離開肉體,然後就直接離開人世。

甚至有一些西藏的活佛會告訴弟子們,他下一次投胎的時間和地點,

這應該也算是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死。

這些情況大多是當事人的業障皆已消除,甚至開始服務

他們擁有更多的技巧,知道如何自主生死。

他們也擁有較多的權利,可以決定自己離去的時間、地點和方式。

當然,這些方式並不包括自殺。

 

第四種是「不畏生死」,

這是「態度」的問題。

簡言之,就是放下對肉身的執著,增加對其他層次身體的熟悉和掌握。

這是今天我們要更深入說明的部分。

*

印心的不同層次與生死的關係

 

我們曾經介紹DK書裡有不同層次身體的印心,

其中第二印心,有「星光體之死」;第四印心,有「靈魂之死」,

每個印心似乎都代表某個層面的死亡、消逝;

某個層面的蛻變、擴展。

在這些「印心」的過程中,似乎都要如同「浴火鳳凰」,

突破和放下許多不同層次的執著,最終呈現一個嶄新的自我。

因此,如果談到生死,也應當深思「這生死是在什麼層次的身體?」

 

赫萊瑞恩系列書籍所談到「靈魂回歸熔爐」,

是指有些人的靈魂拒絕繼續存在的一種靈魂之死,

這與DK書中的靈魂之死是不同的。

DK書中所定義的靈魂之死,是指一種「靈魂蛻變」的過程。

 

此外,在第五印心之後,

修行人的面前可能展現七條道路〜七個途徑。

第一個途徑:服務地球

第二個途徑:引力運作

我們之後將陸續介紹其他途徑。

*

「不畏生死」的態度

明白印心與生死的關係之後,我們可以說,

如果,「死」代表一個蛻變或轉變的過程,

那麼,態度上的「生死不自在」就表示畏懼蛻變和轉變。

這時真正需要的是,尋找成長的勇氣,與面對轉變的勇氣

 

所以,如果有人在考慮生死自在這個問題,其實不需要擔心,

因為,成長的機會從來沒有少過,

而成長之後,服務的機會也從來沒有少過,

所以真的不需要太關心生死的問題,

只要不去害怕成長、轉變與蛻變就好。

 

[ PS:赫萊瑞恩系列 《宏偉計畫》P89:

由於死亡總是帶給人們不好的印象(因為人們普遍認為死亡是意識的結束),

大多數的人們對這樣的情景,本能上的反應是害怕得顫抖或強烈的反感。

死亡本身既不好也不壞,它只是如此而已。

所有投生地球的眾生,總有一天,都必須通過這最終的死亡之門。

當人類了解,死亡只是通往下一個階段的門戶,就會減輕對死亡的恐懼。

人類將不再視死亡為敵人,

而了解真正的敵人是在人生中浪費了「擴展、開悟、和愛」的機會。

如果早死限制了靈魂獲得真正成長的機會,才會是令人遺憾的。]

 

   2023.03.19  Arthur聚會問答

〜感謝Arthur指導!感謝ZoeOmni整理記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