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之路

我們用不同的方式重新看待靈修的過程、狀態、和方法,

在此,我們用圓圈來表達修行的幾個階段。

 

第一個圓圈,我們定義為「小我」,這是在做惡夢的階段。

第二個圓圈,我們定義為「大我」,這是在做美夢的階段。

它包括第一個圓圈,表示它的範圍大過第一個圓圈。

第三個圓圈,我們定義為「追求無我」這是追求無夢的階段。

第四個階段,在無我和無夢之外,我們定義為「真我」〜真實的我。

這是覺醒的階段。

這四個階段,涵蓋了一般修行的內容和過程。

 

第一個圓圈,我們定義為「小我」。

當一個人的出沒範圍是在第一個小圓圈時,他可能還有許多恐懼和惡夢,

為了對比,所以我們從負面角度討論小我,

小我的特徵是什麼?他的注意力和方向感是散漫的,

他做事、待人處世和反應的過程中經常是無意識的,

沒有經過仔細的考量、審核而做出許多反應,小我的特徵就是恐懼。

為什麼他在小圓圈裡面?因為當一個人處於小我狀態時,

他能夠做出的決定會被縮小,能夠影響的範圍,能夠提供的服務是有限的,

他能夠聆聽到的訊息和真理,能夠聽到的宇宙中的任何祕密都會被縮小。

當一個人處於這個狀態時,他的生活範圍,靈性範圍,影響範圍,都是小小的。

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言,這個人還在「修身」的階段,

所以他的範圍是小的,上天自然也不會允許他去影響太多人。

因此,我們把它定義為最小的圓圈。

 

第二個圓圈,我們定義為「大我」,這是在做美夢的階段。

大多數修行的努力,全都是為了要離開第一個小圓圈,

然後,擴展「我」的範圍,才能夠做出更多不同的選擇和創造。

在大我的美夢裡,目的是清晰的。

意識的表達,從無意識變成有意識。

所以,面對事情時,他會三思而後行,會考量清楚,重新審核。

這與小我會有差別,比如說,就算是認識的人沒有向他打招呼,

或是所愛的人沒有送他一束花,他也不會無意識的反彈,反應。

這裡開始形成和長養紀律,集中力、注意力,

這與小我的情況形成一個反差和對比。

在大我的境界裡,開始接受內在指引,學習活在當下。

在情感方面逐漸成熟,學習原諒。

在思維方面也逐漸成熟、成長,思維朝向正面。

訓練想像力,學習編劇,用想像力創造自己想要的東西,

正面的看待自己的熱情和渴望,編製人生的劇本,創造自己想要的情境。

有各種創造美夢的方法,可學習如何創造內在的品質,創造外在的情況。

這些都是屬於大我美夢的範疇。

 

第三個圓圈,我們定義為「追求無我」這是追求無夢的階段。

在大我美夢之外,有許多人在追求的是無我和無夢,

加了「追求」兩字是因為這是一個追求的過程,不是一個穩定的範圍。

在這追求的過程裡,人們努力的追求方向與距離的消失,像是在臨界點,

在這個追求無我無夢的範圍的邊緣,開始觸及真我和覺醒。

在這裡面,我們看到有觀察者和被觀察者。

也就是,觀察自己的言行舉止,與自己保持一個距離,

好像我不是我,開始與我執建立一個距離,不會經常被我執箝得很緊。

以編劇的概念來說,編劇是在大我和美夢裡練習創造的階段。

和編劇形成對比的是觀眾和演員。觀眾就是觀察者,演員是被觀察者。

追求無我和無夢的過程中,都必須不斷的提醒自己「一元不二」的概念。

 

現在看看左邊情感面向,有一些人在追求無我和無夢的過程中,

使用的方法是:親近上主,純真覺知、隨順天意。

左邊與右邊的差別是什麼?

左邊還是有一個對象,但是這個對象是終極的,

在親近上主的過程中,把自己所有的欲望渴望全都交託,讓上主來審核處理。

在上主之前,很自然的放下自己的小我,

主動的選擇:我親近上主、我選擇上主、我放下小我。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修行者追求無我和無夢。

 

用隨順天意的方法時,天意是指來自上主的指示,

修行者用隨順天意來追求無我和無夢。

 

但是,右邊的思維面向,完全沒有一個上主的概念,

甚至主動要把上主這個概念去掉,不要二元,

希望能夠以沒有二元的方式來達成,但其實也不能夠完全沒有二元。

因為還是必須用觀眾和演員的關係來達成超脫的感覺,然後把距離拉開。

他們一直練習,一直練習,練到後來才會把方向和距離慢慢消失,

最後才進入真我無極的狀態。

 

左邊的方法,親近上主練到最後,上主會親自帶你到無極去,

上主會親自讓你體驗無極,上主會牽著你的手進入真我和覺醒的狀態。

 

在《奇蹟課程》裡也提到,最後一步不是你走的,

最後一步是上主帶你走的,上主牽著你的手進入無極、進入永恆。

 

但是,使用思維途徑的人其實更相信自己的力量,

因為他們並不想依靠一個外在的上主,

他們可能會認為上主是一個虛假的東西,也應該放下,

因為他們認為任何的二元都是虛假的。

所以他們靠自己的努力,努力的當觀察者,

然後,努力的讓觀察和被觀察者合一或是互動,最後消失距離和方向。

 

第四個階段,在無我和無夢之外,我們定義為「真我」〜真實的我。

這是覺醒的階段。

《金剛經》描述的境界,就是在講真我和覺醒的狀態。

覺知和意識佈滿虛空。佈滿虛空是指,它不是在一個定點,

它在所有的層面、所有的點,所以是佈滿虛空,

原來的意識是一個有方向感的東西,而且它有一個源頭和一個目標,

你從起點射向目標,所以才會有一個集中的過程,距離和空間的存在感。

但是在這個階段,方向和距離都消失,

而注意的方式變成意志、意識和覺知佈滿虛空,

這個狀態許多人會把它形容成是一體、臨在、或是無極。

 

2020.06.21.Arthur聚會問答

〜感謝Arthur指導!感謝李姐整理記錄!〜

 

TOP